4款AI工具实测推荐:Recraft、Merlin⋯最强图像、公式生成工具!还有哪些也超推?

▼
先前介绍过任务管理工具Todoist、工时关注工具Toggl,以及复合式浏览器Sidekick三款生产力工具,随着ChatGPT横空出世、快速发展,市面上也越来越多整合AI的产品。这一次探索了四款AI生产力工具,每一款都有机会纳入工作流中,为工作者提升效率、增加生产力。
Recraft:最实用、精准的图像生成工具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Recraft 是一款AI图像生成工具,操作相当直觉,只要输入需求关键字,即可自动生成数款图像供你选择,同时还可以切换插画、3D、水彩、素描、像素⋯⋯等不同的画风,如果产出图像不符预期,可再输入更细节、具体的关键字再次产图。
Recraft是一款AI图像生成工具,操作简易,且风格多元,只要输入关键字就可轻松产图,且支援部分删除、修改等功能。
图/ 萧闵云
Recraft最为人称道的,除了简单直觉的操作介面外,还有几个优秀的功能:
1.每一个专案就是一个新的灵感空间:启用Recraft的第一步,是创建你的“专案(project)”,而每一个专案就像是一块无限延展的画布,便于让创作者将想法转化成图像,也可以落下文字、上传自己的图档,打造自己的灵感空间。
2.支援局部修改功能:图片生成后,会有两款以上的选项,另外还可以运用“重绘(Repaint)”功能,套索想要修改的部分,让AI针对被标志的局部图像再次生成;“局部擦除(Erase region)”的套索则可标志想要删去的部分,AI会自动将该部分移除,并维持图像完整、不违和;另外,“重新着色(Recolor)”功能会提供多组色票组合,透过选择色系,可快速调整图片配色。
3.背景调整更直觉:“Remove bg”去背以及“Replace bg”取代背景两功能也相当便利,除了一键为你除去背景画面外,取代背景则可针对图像背景再单独下关键字,以生成期待的画面。
4.可输出SVG档案:档案输出除了可选择JPG、PNG档外,向量图(Vector)还可以输出SVG档,便于网页设计等其他延伸应用。
整体而言,Recraft的图像生成体验真的高过其他在最一开始被拱上神坛的AI工具,除了界面易用性外,它的灵活度以及产出图档可应用的层面(包括图像的风格、向量图档的输出等)也更宽广,对比如Leonardo AI等可能更专精于特定领域(如游戏产业),Recraft实际上可能更能回应各领域工作者的需求;若硬要说尚有缺憾的部分,则是目前还不支援透过AI调整使用者上传的图档,若这项功能完善,大概连设计师也离不开Recraft了吧?
Merlin:浏览器的魔法师梅林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☆
Merlin是一款Chrome浏览器插件,安装、创建帐号后,就宛如一款随叫随到的Chatgpt助理,直接支援Google产品使用情境中的各种需求,算是一个集合式的万用工具。几个体验后感受特优的项目:
1.快捷键召唤、支援常用指令储存:选取网页部分文字,或是在想讨论的页面,只要按下Ctrl + M或Command + M,即可召唤Merlin为你服务,且常用的指令(prompt)也可以储存下来,方便下次直接使用。
2.YouTube影音重点摘要:Merlin除了支援文章、PDF文件或是PPT等档案的重点摘要外,还可以直接在YouTube影片中,为你产出完整字幕(且支援一键复制),同时也可以为你做影片摘要。
3.自动生成文案草稿:这不只是社群贴文草稿撰写,甚至内建进Gmail的介面里,你可以直接让Merlin为你写一封回信,同时也可以请它调整语气、篇幅等。
4.Google试算表公式:使用试算表做数据统计时,时常碰到对公式不是那么熟悉的状况,这时可以直接以口语话的方式让Merlin为你提供公式。
Merlin优秀之处在于整合进Google各项服务中,不过免费版本有使用次数上限。
图/ 萧闵云
以上述几个特点来说,公式生成真的是最打到痛点的一项功能,以上图举例,想要加总类别A的金额,就直接叫出Merlin,键入“想要一个Google Sheet公式将B栏是类别A的项目,所对应的D栏的金额数字加总”的需求,Merlin即为我生成该公式,算是此番试用给予四颗星的主因。
BeforeSunset AI:把任务“变可行”的待办工具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☆☆
坦白说,会注意到BeforeSunset AI,除了网友的高评价外,还因为它这命名实在有点浪漫,直接跟电影《爱在巴黎日落时(Before Sunset)》撞名,无端催生了一些粉色想像,但实际使用后,发现它实在不是与柔情风格无缘,反而是一款非常数据导向的AI工具。
BeforeSunset AI可以结合行事历的待办清单,免费版可以体验到的几个特色如下:
1.整合Google行事历:可以直接在BeforeSunset AI里新增你的工作行程与时间规划。
2.待办清单结合时间分配与纪录:你可以为单一任务设定计划执行的时长,如写稿2小时等,并且在启动某项任务时,也可以按下码表,关注自己在每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,同时也可以按下“Start Break”,纪录休息时长。
3.AI助理帮你把待办事项“变可行”:每一项待办都可以透过AI助理调整得更“可执行(actionable)”或是为你列出“次级任务(Create subtask)”。实际测试主要是优化待办写法,如我原先写下“BN稿件”的待办,它则帮我改成“完成BN稿件”,而列出子项目则是判断你的项目目标,将任务细分为各种次级任务(如下图),帮助你更有节奏地达成目标。
仅列出大项目后,AI自动生成的次级任务清单,实际上颇贴近需求。
图/ 萧闵云
这一次仅试用免费版本,付费版还集成了工时统计与分析的功能,有点类似于工时关注再加上待办清单,且可以整合你的Google行事历,有一种Toggl + Todoist + Google Calendar的既视感。不过,有些地方较不符合个人的使用习惯,例如待办介面可以切换的天数仅当日、明天、本周以及稍后四个分页,无法预排更后期的待办;若有未完成的项目,也无法回朔修改、延期等,会直接进到“历史纪录(History)”区,血淋淋地呈现你有几项当日事未能当日毕,只能再次创建任务于前述提到的四个分页里,因此就个人体验来说,仅给三颗星。
Findr:一站精准查找跨工具资讯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☆
不晓得有多少人跟我一样,对于Gmail的搜寻有些不上手,虽然知道运用搜寻语法(或Google官网称“搜寻运算子”),可以筛出一些范围,但对于信件内容的关键字搜寻,却还是要翻找很久,总觉得不是那么迅速准确。
Findr支援一站搜寻各平台资讯。
图/ Findr
Findr这款跨App的搜寻工具,简单几个强项如下:
1.支援多款App搜寻:举凡Notion、Gmail、Google云端硬碟、Slack等多款工具的搜寻,只要在Findr上键入关键字,一表列出相关的信件、档案与讯息,清晰便利为你查找所需资讯。
2.一站式浏览各项跨平台资讯:除了列出不同App上的资料外,也可以直接在Findr里预览各个搜寻结果的内容。
3.结合AI摘要资讯、分析档案:同时也可以直接询问AI助理,会根据搜寻到的内容回应你的提问。
操作上很直觉,介面也很单纯,唯一许愿大概就是期待可以支援更多工具(例如LINE)。
总结以上四款工具的试用体验,感受到人工智慧在生产力工具上的发挥越来越细致,比起ChatGPT刚问世时,那波热热闹闹的风潮,现在的应用更落地、更贴近使用者真正的需求,且几乎都有提供免费与付费的版本,若长期使用后,易用度与使用需求提升,其实是会愿意掏钱成为订阅用户的,期待它们都成长得更完善。
延伸阅读:斜杠族瞎忙终结者!Todoist、Sidekick⋯实测3款超推工具,找回高效生产力
责任编辑:苏祐萱
▼

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,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