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观点】当AI取代人类工作,我们如何做个温暖的“智慧工人”?

因应未来的全球经济局势和科技发展,特别是AI时代的来临,新贫富差距将无可避免。过去的财富累积是建筑在土地、资源、生产、贸易等手段,所以有人会说含着金汤匙成长的富二代或是嫁/娶富贵人家,可以少奋斗20年。而未来的世界,数据为王,人工智慧AI)的普及时代,数位新贫阶级、资讯不对称、赢家全拿等问题将席卷全球,成为另类“共产主义”酝酿的温床!

笔者希望借由这个专栏,提出3个角度的观察与呼吁:即“思辨”、“体验”、“温暖”做为因应对策,给年轻的学子和刚进入社会的朋友、事业有成的主事者和资源分配方,还有负责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领导人和团队参考。

思辨〉将决定AI的“道魔消长”

思辨是AI时代的特色与核心差异化能力,也是分析、评估和推理的能力:如何识别和澄清问题、如何收集和评估讯息、如何分析论点、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。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,如何判断讯息的真实性、分析讯息并做出决策,同时尝试质疑自己的假设,并考虑不同的观点。这些都是思辨力的延伸和自我考验。

水可载舟、亦可覆舟。AI可以用来打诈,让不法之徒在过程中迅速的被发现并绳之以法。但是有时AI也可能严重侵权而不自知。这时候,人的思辨力将决定未来AI发展模式中“道”与“魔”的消长,以及形塑工具本身的“安全性”与“正确性” 。

体验〉利用3种实境练习“提问”

教育结合新的数位科技,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因应而生。比如利用VR/AR/XR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更多互动式、可身历其境、能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工具。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不再仅是上课、作业、考试、升学的流程,更多的是“体验”社会的型态以及知识的多元流通和互动。随着生成式AI的迅速发展,懂得如何问问题(prompt)将会比知道问题的答案更重要。

跨领域思维和内容(比如语言、文化、美术、历史)的结合,对教育体系中的专科老师,将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冲击。教育场域的选择(教室/户外、虚拟/元宇宙)和过去追求高学位本身的重要性将被重新思考,而行之多年的考试和升学制度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受到全面的颠覆。

VR 红衣女

图/ shutterstock

同样的,在企业经营管理或是工业制造和成本效益上,AI的应用将大幅提升生产力(productivity)。过去专案经理 (PM, Project Manager)是常见的工作职务,从产品/服务的定义、开发、生产、品管、市场、定价都是其负责的范围,最重要的莫过于与“通才”和“专才”的交流激荡以孕育更好的产品价值和提高企业竞争力。如今,随着AI的快速学习能力,导入自我更新优化的生产力将不断提升,而PM需将精力专注在其结果的合理性和与相关游戏规则(如ESG、劳动法规、隐私保护等)的与时俱进,才能避免一味追求高效或低价,而失去人性与体验的意义。

资讯科技使用的工具从早年ERP-CRM-SCM等,到日新月异的AI工具(如机械学习、大数据、大型语言模式(LLM) 或是多模 (Multimodality),AI资源网的AI化已经全面进入到人类新一波文明的视野,AI也被视为是透过大数据的运算力所实现的新型沟通语言。体验是一种感觉,人性的表现,更是文明社会的基础,而非仅是冰冷的模型。

温暖〉做有热情的“智慧工人”

我们扪心自问:现代社会有多少人是为了生活而工作?如果人们生活无虑同时有选择时,即然AI已可取代并且胜任大部分的工作,还有多少人会去工作?什么又是工作的意义?当那天来临时,找寻有温度的工作,有尊严的工作,有热情的工作,才是人工智慧和智慧工人 (intelligent workers) 的差异!

当影像科的医师不再需要判读照片中的结果时,能给予患者的关爱和帮助也许更多;当老师们不再需要出考题改考卷时,有更多时间倾听学生的心声;当自动驾驶已普及时,司机会不会成为旅游的伴侣和移动办公室的同事呢?

对于少数(也可能不一定是少数)因为AI而取代其职务或原本提供价值的劳动力,社会的隐形成本(贫富差距、资源分配不均等)将随之而起。基本收入保障(UBI,Universal Basic Income) 如何实施,经费来源、价值体系的讨论等,也是人性温暖“民胞物与”的展现。

人与人之间的温暖需要更珍惜,对环境污染与地球暖化则须尽力避免 (将来大量仰赖AI应用所需的运算能耗,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解方)。保有永续的生活态度,减少浪费降低碳排放,是大爱的精神,也是文明的延伸。

“科技始于人性”是过去红极一时的手机大厂Nokia的广告词,缘自“ Connecting People”。未来的世界,期待人性将重新定义科技,让思辨、体验、温暖的人文元素引领AI时代前进吧!

责任编辑:苏柔玮

   特别声明   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,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